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既借势借力、深化与成渝双核的协作配套,又苦练内功、提升要素集聚能力,科学论证、合理布局一批省级新区,真正将其建设成为承担区域发展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
全会精神在泸州、德阳、绵阳、乐山、南充、宜宾、达州等全省区域中心城市引起热议和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区域中心城市要借势借力、苦练内功,更好支撑国家战略的实施。
在乐山市港航中心主任刘敏看来,通过推进岷江高等级航道建设,可让长江黄金水道向成都平原经济区腹地延伸162公里,让乐山港成为成都及周边适水货物就近下水的首选。“更关键的是高质量发展水上旅游产业,争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沿成渝黄金水道布局,打造成都、重庆、乐山旅游‘金三角’,推动乐山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乐山市文广旅局局长宋秋说。
全会中关于产业协作的内容,让泸州、南充、宜宾、达州等地的经信部门负责人兴奋不已,不约而同地将“产业链”“协同配套”“承接”作为工作中心词。“设立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重点承接重庆电子信息、智能终端等产业转移、延链配套。”达州市经信局局长李大兵说。宜宾看重“研发孵化在成渝、落地转化在宜宾”模式,积极承接成渝地区创新创业成果转移。南充瞄准“总部研发在成都重庆、生产制造在南充”的产业新格局,努力打造“高附加值的配套产业基地、成渝地区外溢产业承接基地、成渝地区餐桌市场供应基地”。同样看重配套的还有绵阳市三台县,“三台正在构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川渝‘菜篮子’‘果盘子’提供物资后勤保障。”三台县县长李昊天说。
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协同发展?位于德阳广汉市的京东西南智能运营结算中心项目施工正抓紧收尾,预计8月投产运营。在这个总投资135亿元的项目背后蕴含的,是当地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探索以物流为产业赋能的发展路径。
全会精神鼓舞了新落户企业代表。总投资200亿元的恒力(泸州)产业园正加紧施工,恒力集团从长江下游的苏州溯流而上,瞄准的正是成渝市场。“这是一个重大机遇,有利于推动恒力纺织板块开启新的大提升、大发展。”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茂凯说。
成渝双核科技实力雄厚,要参与到科技创新的“裂变”中来,绵阳将优化环境、吸引人才放在更关键位置。“绵阳不断提升城市环境的生态宜居指数,推动形成科技创新发展的产业空间,为经济圈内科技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绵阳市住建委主任申泽说。
人才成德阳热议关键词。7月14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德阳安装技师学院123名汽车相关专业学子赴渝,开启在长安汽车为期半年的实习之旅。“德阳拥有29家职业院校,要发挥人才优势,为两地现代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人力资源支撑。”德阳市人社局局长蔡绣鸿说。
要承接成渝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关键在园区平台。“南充承接相关产业转移优势明显,目前正加快建设推进四川自贸区南充协同改革试验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9月将通过审批,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步伐加快,申建省级新区即将获批。”南充市发改委主任刘松说。
为争创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新动能,泸州国家高新区将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作为当务之急。“作为全市产业经济发展主战场,不断提升要素集聚能力,同时为人才安家落户等提供便利。”泸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熊正彪说。
宜宾加快大学城科创城建设,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研发团队,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承载平台,激发创新创业资源活力。“要加强与毗邻地区创新资源的高端对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平台作用,全面激发全市创新创业资源活力。”宜宾市科技局局长李华说。
来自重庆的企业已计划投资30亿元在达州市通川区建设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客商看到了通川的颜值和活力,也要让他们感受到通川的温度、秩序和底蕴。”达州市通川区委书记张杰说,通川将主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中找定位,围绕“3+2”主导产业,打造城市主城区落实国家战略的样板。